董健,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市委委员,上海市第十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青少年专委会理事,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理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人才”称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上海市魅力教师;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主持作品曾三次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综合文艺节目提名奖;荣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参与制作的纪录片获“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人文类入围奖。
执导大型舞台剧十余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话剧《匠心》;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重大创作项目朗诵剧《黄炎培》话剧《国士》《曾联松与国旗》;执导上海市“大师系列校园剧”话剧《严雪怡》;执导无障碍戏剧《烽火家书》系列;主创、主演全网首部抗疫广播剧《目标:武汉》。
荣获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第22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教师组一等奖;荣获第二届、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有声阅读作品评析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第二届、第七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上海赛区之“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上海大学生电视主持新人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影视导演
招生类别:MA;MFA
王琦,女,播音指导
艺术学博士,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市朗诵协会理事。“山村学校广播站”公益项目主要发起人。
研究方向: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全媒体节目创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语音发声;修辞美学。
主讲课程:《主持人语音基础》《新闻播音》《播音与主持语言艺术探索与实践》《媒体节目创作实践》《普通话水平测试》等。
十四年媒体一线工作经历,参与若干重大新闻直播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上海市重点课程《主持人语音基础》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课题《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的功能特质及历史演进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项目“非遗在行动”主创。编著《普通话简明轻重格式词典》、《播音主持语音发声训练教程》、《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艺术通识系列丛书。
第二届“金牌主播”评选获“全国广播十佳”;第六届SMG“名、优、新播音员主持人”评选获“名播音员主持人”奖;多次在全国主持人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教师组一等奖。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上海电视节主持人大赛等赛事大奖。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类别:MFA
包磊,男,教授
艺术学博士,任电影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影视教育学会微电影专委会理事、上海市电影审查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会员(CNSC)等。
曾任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香港无线电视台导演、制片人、主持人。受聘为SMG少儿频道顾问、纪实频道节目顾问、百视通主持人出镜出声顾问等。
导演及参演《杜丽娘还魂记》《赵氏孤儿》《铸梦》《为了可爱的中国》《火红血红》《星语情浓》《闪电星感动》《殷实东平》《千里江山图》等戏剧影视作品,获中国电视星光奖、金鹰奖、文荣奖、小康电视节目工程好作品奖、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等奖项。
出版《玻璃屋里的纷争——电视真人秀中的戏剧性》《融合、创新、发展——新时代朗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等专著、译著、教材。在《中国电视》《当代电视》《戏剧艺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解放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交集与界限——朗诵艺术形态以及其中的表演元素》《平权下沉: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网络直播主持再审视》《从<红海行动>看主旋律电影向艺术本体的回归》《镜像游戏:拟态实验下的电视真人秀》等数十篇论文、评论,获得中国中华文化促进会论文一等奖、上海市新闻奖论文三等奖、上海市广电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招生类别:MFA
费泳,女,教授
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深耕戏剧理论,积极投身舞台实践,致力于打破媒介边界、拓展艺术表达。主要研究方向:身心灵研究和探索。出版专著《戏曲电视研究》《节日主持人的表演元素训练》《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互融”研究》。学术论文涉猎广泛,代表性文章有《我的黑魔法就是戏剧》《论 21 世纪戏曲电影的探索》及《ArtisticLiving for the Elderly ofshanghai》等。编剧作品《初心》《戏剧不戏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风格鲜明,充满探索精神,其中《初心》在“2017 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活动中获优秀作品奖。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种类:MFA
张大鹏,男,副教授
艺术学理论博士,现任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主持专业副教授,电影学院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中国国家培训网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获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市优秀语言文字工作者称号。研究方向包括有声语言表达、口语修辞研究、新媒体创作等。主要讲授《主持人语音基础》《新闻播音》等课程。均为上海市重点课程。
著有《普通话语音发声教程》《超级聊天术(上、下)》《口语幽默的修辞学研究》等。在EI、SCI等发表论文包括:《国产方言电影的审美特征分析》《从新媒体逻辑看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产业数字化生存之道》《Analysis of Micro-blog Comments Tendentious Vector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等。
实践作品包括新闻节目《东方新闻》《财经早班车》;纪录片《人间世》《重返现场》;宣传片《世博会开幕式》《进博会开幕式》《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演播作品包括广播剧《生吞》《千里江山图》《易中天中华史》,儿童节目《快乐读书吧》《东东龙》《大内密探袁周律》《阿奇探案记》等。播放量超5亿次。
获2021、2023年度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优秀作品奖,2020、2021年度教育部中华诵写讲大赛朗诵一等奖,2021年浦东新区和2022年上海市文创项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2021年度十大主播以及喜马拉雅2022年度创作者大奖。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种类:MFA
李姣,女,副教授
上海大学艺术社会学博士生,硕士毕业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嗓音教学工作,精研主持专业《嗓音艺术技巧》课程,教学讲义入选校级教材规划项目,教学内容入选市教委优秀青年科研项目,上海戏剧学院优秀青年科研项目。
2023年9月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鼓励上海艺术院校师生投身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工作的建议》被致公党上海市委采用,并获得相关省部级领导《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发表论文《性别叙事与表演实践---青蛇形象的多元建构》。在《学术探索》2023第5期发表论文《视听媒体主持人语言样态研究》。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年第6期发表论文《民族声乐创演的新路径——以龚琳娜为例》。
获市教委新进高校教师培训讲课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市教委组织的音乐舞蹈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个人全能一等奖及三个单项一等奖。带领上海戏剧学院男声重唱团参加上海市高校“青春放歌”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重唱组一等奖,本人获指导教师奖。获奖微课被市教委收录于幕课示范课平台。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种类:MFA
曹可凡,男,播音指导(校外导师)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播音指导,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星光奖”优秀主持人奖获得者、中国十佳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主持《快乐大转盘》《东方直播室》《可凡倾听》等名牌栏目及《艾滋病在纽约》、《富士山下的阴影》等电视专题片,其中《东海遗梦——日本聂耳墓巡访》获日本短波放送第十四届亚洲大奖。主持过千余台各类综艺晚会。近年来,和日本NHK、德国北德电视台、希腊国家电视台等国际知名传媒合作推介中国文化。出版电视理论专著《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谈话节目主持艺术》及散文集《画外话》、《阳光素描》等。2016年获中美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种类:MFA
金炜,男(校外导师)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播音指导,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十四届常委。在《创智赢家》、《CNBC决策》、《相约星期六》、《今天谁会赢》、《欢乐蹦蹦跳》、《为何逗》、《对决06》、《OK新天地》、《SK英语状元榜》、《眼镜大学堂》等知名栏目中担任主持人。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种类:MFA
蒋昌建,男,副教授(校外导师)
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政治科学学院与比利时自由大学访问学者。
1993年,在“国际大专辩论赛”中,获冠军奖并荣获“最佳辩手”称号;2001年,担任阳光卫视访谈类节目《杨澜访谈录》的总策划;2007年,担任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海外选拔赛的评委;2010年,主持“中国信托业峰会”;2012年,担任CCTV-13两会特别节目《聚焦两会》的特约评论员;2013年12月,以主持人身份加盟江苏卫视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获《综艺》杂志年度主持人奖;2015年,作为固定嘉宾参加东方卫视自然探索类纪实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2017年,担任安徽卫视国学益智节目《少年国学派》辩论环节的主持人;2018年1月,主持江苏卫视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
招生方向:主持艺术
招生种类:M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