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2018年第十一届长三角戏剧影视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本周六上午8:30分在佛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戏剧影视的中国故事研究”。
论坛日程一共两天,周六上午是开幕式,开幕式后主题报告,主讲人:上海戏剧学院 王伯男教授,讲座题目: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
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为论坛论文宣传和点评,地点为佛西楼二楼会议室。
论坛专家点评团
上海戏剧学院 姚扣根 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 孙祖平 教授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蔡兴水 教授
参加半天活动可获0.1实践学分,两天活动共计0.4实践学分,现场有助教负责签到。有兴趣的同学请准时参加!
第十一届长三角论坛委员会
2018年10月24日
附
第十一届长三角戏剧影视研究生学术论坛议程
10月27日 上午 论坛开幕式
地点:上海戏剧学院 佛西楼会议室(二楼)
8:20——8:30 嘉宾签到
8:30——8:40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教授主持介绍论坛基本情况
8:40——8:50 专家代表团致辞
8:50——9:00 研究生代表致辞
9:00——9:15 合影留念
9:20——11:00 论坛主题报告 (上海戏剧学院 王伯男教授 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
11:00——12:00 午 餐(上海戏剧学院校园餐厅)
10月27日 下午 学生论文宣讲【14人】
地点:佛西楼二楼会议室
点评专家:姚扣根教授
(论文宣讲学生:共14位,分A组7人,B两组7人,每人宣讲不得超过8分钟。每组学生全部宣讲完毕,由专家老师进行点评。)
A组 主持人:孙力珍 (南京师范大学)
13:00——14:20 7人
《戏剧叙事视角下中国故事之‘小人物’题材探究——以电影<钢的琴>和<我不是药神>为例》 林霖 (上海戏剧学院)
《<我不是药神>的“中国故事”立意》 陈希洋 (福建师范大学)
《<我不是药神>:基于现实主义下类型电影及其现实表达》 李鹏 (上海师范大学)
《从迎合西方到娱乐自我——国内票房繁荣现状下,中国电影或正面临“走不出去”的危机》陈夏露 (上海戏剧学院)
《新生代导演电影作品中的社会之殇与时代之痛——兼谈其传播策略》龚力(重庆师范大学)
《描绘真实图景,诉说人民故事,展现社会百态——浅析中国现实主义电影》 顾杨乐 (福建师范大学)
《论<我不是药神>“底层叙事”的类型化策略——兼论“如何讲好中国底层故事”》孙力珍 (南京师范大学)
14:20——14:40 茶歇
B组 主持人:麦冬旭 (深圳大学)
14:40——16:00 7人
《“中国故事”该如何走出去?——关于当前国产影视剧通病的分析》顾潇扬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电影学派视域下“中国故事”的若干问题探讨——读解“中国故事”的主体困境与文化裂隙》李逸飞 (南京师范大学)
《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中国故事”的阐释研究——以陈凯歌电影为例》 马伟 (河南师范大学)
《新主旋律与中国叙事》袁香荷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中国故事”如何走出去——从中国当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交叉对话中找回民族特色》许奕青 (上海戏剧学院)
《跨文化语境下中国故事的传播策略研究——以<传承2>为例》 王春晓 (南京师范大学)
《论“李杨爱情”故事的“悲悼性”和“寓言性”——以电影<妖猫传>为例》麦冬旭 (深圳大学)
16:45——17:30 晚餐
10月27日 18:30
戏剧教育工作坊 陈菲:身体声音训练
时长:1h – 1.5h
地点:排练教室(微信群内通知)
10月28日 上午 学生论文宣讲【13人】
地点:佛西楼二楼会议室
点评专家:孙祖平教授
(论文宣讲学生:共13位,分A、B两组,A组6人,B组7人。每人宣讲不得超过8分钟。每组学生全部宣讲完毕,由专家老师进行点评。)
A组 主持人:丁河之 (上海戏剧学院)
8:30——10:00 6人
《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改编与精神世界建构》 孙可佳 (清华大学)
《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思考国家性——余力为电影<天上人间>中的本土与跨国语境》张璐璐 (上海戏剧学院)
《戏曲艺术在电影<血观音>中的体现》宋艳艳 (山西师范大学)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论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丁河之 (上海戏剧学院)
《同源异流的白蛇故事—— 电影<雨月物语>与京剧<白蛇传>对比分析》孙慧欣 (中国戏曲学院)
《论电影媒介对戏曲传承创新的影响》闫路瑶(安徽师范大学)
10:00——10:15 茶歇
B组主持人 :金 明 (同济大学)
10:15——11:30 7人
《“道”的去神秘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有效编码——以<双瞳>、<唐人街探案2>为例》康文钟 (上海戏剧学院)
《<天注定>对中国侠义故事内涵的再现与新注》朱 慧(中央民族大学)
《透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电影》郭梦星 (香港教育大学)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简析华语电影中大圣战斗精神的时代传达》陈皆伶(河南大学)
《困境与人性的现实表达: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带给国产电影的思考》张 丹 (山西师范大学)
《电影改编:从“忠实”到“重述” ——以<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 姚彩云 (西南大学)
《“与时”与“共生”——张艺谋电影的女性叙事策略研究》金 明 (同济大学)
11:30——12:30 午餐
10月28日 下午 学生论文宣讲 【15人】
地点:佛西楼二楼会议室
点评专家:蔡兴水 教授
(论文宣讲学生:共15位,分A组8人,B两组7人,每人宣讲不得超过8分钟。每组学生全部宣讲完毕,由专家老师进行点评。)
A组 主持人:庞小凡 (中央戏剧学院)
12:30——14:00 8人
《<蝴蝶>三年初破茧 翩然飞出国门外——浅析陕派话剧跨文化传播实践探索》马希凤 (陕西师范大学)
《“鬼故事”新编:试论中国当代戏剧对外探索之策——以形体剧<水生>、<罗刹国>为例》李倩倩 (杭州师范大学)
《在解构中建构——论丁一滕版<窦娥>的新程式跨越》吴雅婉 (河南师范大学)
《<长生殿>中的神话要素及其内涵探析》丁聪睿 (山西师范大学)
《谈马致远<半夜雷轰荐福碑>中的讽刺艺术》赵 硕 (中国戏曲学院)
《中西荒诞剧视野中的徐訏晚期戏剧研究》方桂林(杭州师范大学)
《浅谈“目连故事”之流变》庞小凡 (中央戏剧学院)
《策略、妥协、反思——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中国故事表达》黄骁(中国传媒大学)
14:00——14:15 茶歇
B组 主持人:钟海清 (中央戏剧学院)
14:15——15:30 7人
《中外合拍语境下的中国电影》魏铭(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印记——以<杀死比尔>中的“新娘”形象为例》朱毓蛟 (上海戏剧学院)
《新媒介下中国IP改编的网络剧研究》王馨凰 (山西师范大学)
《当“中国故事”遇上“西方戏剧”——论希梅芬尼<金龙>的剧作艺术》钟海清(中央戏剧学院)
《从<镇魂>看戏剧影视的中国故事IP改编》周若琪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中国话剧走出去的新模式——以田沁鑫<青蛇>为例》 颜倩 (杭州师范大学)
《论旁白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运用》刘旭东 (山西师范大学)
10月28日 下午15:40 闭幕式
地点:佛西楼二楼会议室
专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和奖金
宣布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