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生类别 | 研究生姓名 | 导师 | 论文题目 | 院系 |
1 | 全日制MFA | 仇梦怡 | 王学明 | 内心视像在角色塑造中的初探——以话剧《丽南山的美人》为例 | 表演系 |
2 | 全日制MFA | 张影伦 | 王洛勇 | 论音乐剧表演中“剧本”分析的方法及应用——以《汉密尔顿(Hamilton)》的排演为例 | 音乐剧中心 |
3 | MA | 朱一田 | 汤逸佩 | 衰老的多重变奏——1990年代后中国话剧老年叙事研究 | 戏剧文学系 |
4 | MA | 陈夏露 | 陆军 | “奇观表演”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启发——以琳恩·诺塔奇《美国奇观》为例 | 戏剧文学系 |
5 | MA | 解磊 | 陆军、蔡兴水 | 比利·怀尔德编剧艺术研究———— 以经典好莱坞叙事为语境 | 戏剧文学系 |
6 | MA | 姚佳南 | 郭晨子 | 后现代语境下的戏剧文本拼贴——以《阿波隆尼亚》为例 | 戏剧文学系 |
7 | 全日制MFA | 丁之馨 | 陆军、孟冰 | 编剧技法运用与方言戏剧创作探索——三幕方言话剧《光芒万丈》剧本创作阐述 | 戏剧文学系 |
8 | 非全日制MFA | 孟云 | 姚扣根 | 中国工人是时代的“神”——论话剧《焊神》的人物形象塑造 | 戏剧文学系 |
9 | 全日制MFA | 魏菡 | 罗怀臻 | 话剧与戏曲的跨界融合探索—《牡丹之死》剧本创作阐述 | 戏剧文学系 |
10 | 非全日制MFA | 徐文静 | 徐煜 | 浅析戏剧中将人物置于空间困局的创作——话剧《入室》作品阐述 | 戏剧文学系 |
11 | MA | 冯 雪 | 厉震林 | 种族范式的突围——好莱坞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 电影学院 |
12 | MA | 蒋 艳 | 方 方 | 抖音短视频亚文化“模因”研究 | 电影学院 |
13 | MA | 熊梓铭 | 石 川 | 筚路蓝缕:颜鹤鸣从影活动探究 | 电影学院 |
14 | 非全日制MFA | 王穆容 | 方 虹 | 短片创作对导演叙事构造精巧的要求——建构作品特有的叙事构造,以短片《声声慢》为例 | 电影学院 |
15 | 全日制MFA | 刘 晨 | 侯 咏 | 机位图在导演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毕业作品《红风筝》为例 | 电影学院 |
16 | 全日制MFA | 段 然 | 高信玉 | 电影摄影自然光效在创作中的运用——以毕创短片《红风筝》为例 | 电影学院 |
17 | MA | 杨梦欣 | 徐家华 | 宋徽宗时期宫廷教坊艺人的造型风貌 | 舞美系 |
18 | 全日制MFA | 周钰棋 | 伊天夫、沈倩 | 当灯光装置⾛进剧场——浅析实验剧《废话制作》的灯光设计 | 舞美系 |
19 | 全日制MFA | 许雨甜 | 王雅男 | “神圣的怪人”形象的剖析与舞台表达——以话剧《红色》导演创作为例 | 导演系 |
20 | 全日制MFA | 祝桂强 | 杨青青 | 虚拟现实叙事研究——以VR戏剧《替代品》创作为例 | 创意学院 |
21 | 全日制MFA | 陈敏聪 | 董峰 | 校园环境下的文献剧制作研究 ——以作品《被__的双手》为例 | 创意学院 |
22 | MA | 潘凯玲 | 张麟、周蓓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舞台化民间舞的根性意识研究 | 舞蹈学院 |
23 | 非全日制MFA | 王安宇 | 陈家年、李萍 | 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研究以舞剧《围》的创作实践为例 | 舞蹈学院 |
公示时间:202.6.17-2021.6.22
如有异议请向研究生部樊老师反映,电话62487387,地点:二教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