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2013紫藤博士论坛系列分享之二:戏曲文献的应用&英国新古典主义戏剧批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4-11浏览次数:18

         4月16日晚6点在上戏紫藤庐,博士论坛系列之二开讲。主讲人之一是2011级博士研究生石芳,她演讲的题目是《戏曲文献的应用》,其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论。她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于如何认识、查找、甄别和分析戏曲文献进行了全景式呈现。通过介绍戏曲文献的现代范畴、范围和特点,她提出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观点,如:戏曲文献的粗糙与否跟其价值并不成比例;对于同一内容的记载,文人、艺人本子可能不一致;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影响着相关文献。关于目录、汇编、选编、笺校、工具书,石芳向大家推荐了重要的书目和资料库。面对浩如烟海的戏曲文献,她认为要建立看待文献的正确视角;需追本溯源,力求接触最原始的资料;要去伪存真,辩证思考,必须有自己的辨析判断。她亲自为在座的同学演示了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搜索到跟戏曲文献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并以自身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举例,为大家具体说明了如何在戏曲研究中应用文献,为进行学术研究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参考。
另一主讲人是2011级博士研究生董维拿,她演讲的题目是《英国新古典主义戏剧批评》,其研究方向为比较戏剧与戏剧理论。她采用“诗性正义”的视角,从英国十七世纪的戏剧批评家汤玛斯·莱默的戏剧批评专著《上个时代的悲剧》出发,围绕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相关阐释和莎士比亚戏剧评论,对锡德尼、本·琼生、约翰·德莱顿和塞缪尔·约翰逊等英国新古典主义戏剧批评家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梳理,尤其分析和阐释了英国当时宗教、政治背景对“诗性正义”形成的促因。她特别强调了戏剧批评与戏剧创作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认为英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戏剧批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因为它为英国文化奠定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由此开启的莎评为莎士比亚戏剧树立在西方文化版图中的中心地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图 董维拿 桂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