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博士论坛】第十期分享:动画长片电影的奥斯卡之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06浏览次数:48

2012613日晚,博士论坛第十期在紫藤庐举行。本期主讲者是08级博士研究生张楠,她主讲的题目是《动画长片电影的奥斯卡之路》。
1932年起,奥斯卡就开始颁发最佳动画短片奖,但直到2002年才第一次颁出最佳动画长片奖。这期间的70 年中,动画长片电影只能在竞争最为惨烈的最佳影片中挣扎着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始终与奖项无缘,直到2002年《怪物史莱克》捧得奥斯卡专设的动画长片电影第一座小金人,此后动画长片电影的奥斯卡之路终于步入佳境。而由于美国大片的引入机制,也使得许多精彩的美国动画电影得以伴随我们这一代人成长,成为我们记忆中永难磨灭的经典。因而,这次论坛格外受到同学们的关注。
张楠同学从20 世纪初动画片的诞生开始讲起,她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动画电影发展归纳为五个要点:
一、          从卡通片到“动画长片电影”:艰难的开拓之路
二、          造梦工厂的不断创新:讲不一样的故事
三、          永不放弃的传统:在音乐中寻找自我
四、          后迪斯尼时代:科技小台灯——皮克斯的崛起
五、          传统技术:动画电影的最后圣地和另类电影人的坚持
在讲述以上五点时,张楠同学选配了大量的经典动画电影片段,通过播放和讲解,使大家在以往有过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探查到动画电影的精髓和实质。迪斯尼、梦工厂和皮克斯等三大动画制作公司之间的渊源、联系和贡献,在张楠同学的娓娓讲述中得以一一展现,伴随着一部部经典动画影片的问世,动画巨头的崛起和衰退中还有着复杂曲折的世情恩怨。
故事母体的不断创新是近年来动画长片电影的一大特征,在音乐上的坚持则是另一重要特征。1940 年,迪斯尼的《幻想曲》史无前例地将动画片和古典音乐结合了起来,并且首次在电影中使用立体声技术,约翰·巴赫、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作品被巧妙地和电影相融,最终帮助《幻想曲》获得了第14 届奥斯卡最佳音乐表现、最佳杰出贡献特别奖。此后,动画片在奥斯卡的音乐奖项方面屡有斩获,如《小飞象》、《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埃及王子》等。在70多年的变迁中,动画电影音乐保持着高水准的艺术品质。
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片毫无疑问是奥斯卡的新贵,十一年的奥斯卡动画长片电影历程中,皮克斯已经捧回了六座小金人。皮克斯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伴随新软件的开发和新渲染技术的运用。当科学家、实验室、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成为动画片必不可少的元素时,动画电影的新时代确实到来了:当艺术的创作达到相当的高度时,技术的存在使其有了向更高空间进步的无限可能性。
在讲座的最后,张楠同学带领我们一起领略了传统的动画电影技术——定格动画的发展现状。《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适者生存》、《错的裤子》和《修面》、《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玛丽和马克思》、《鬼妈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机器人9号》等传统定格动画的不断涌现,成功地证明了传统技术不仅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失去价值,反而更加凸显了动画电影的艺术气质。(图/文:10博袁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