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导演

发布者:研究生部发布时间:2017-12-12浏览次数:3103


以姓氏笔画排序


郭宇,男,国家一级导演
1958年生。1997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上戏),2008年获得国家一级导演专业技术职务,2010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主要担任社会职务: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库评委、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奖评委、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评审专家。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主持编纂《海派艺术研究》丛书(待出版)、在《上海戏剧》和《戏曲艺术》,《中国京剧》发表文章若干篇;创作导演京剧《驯悍记》、大型话剧《大明四臣相》、大型话剧《大世界》。
招收方向:戏曲表演、导演
招生类别:MFA。
 
李莎,女,国家一级演员
1963年生。2009获得艺术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导师资格。主要担任校内戏曲导演专业教师。近三年研究成果:2017年导演广西壮族自治区艺术剧院重大剧目桂剧《赤子丹心》、2017年总导演戏曲《秀才与刽子手》、2016年执导云南省曲靖市花灯戏《山里》、论文戏剧“同质化”现象之思一考剧艺术2016年第6期、2015导演上海淮剧团淮剧《大吴老师》、指导研究生毕业作品京剧《马前泼水》、指导研究生毕业作品欧剧《 兰陵王》、指导研究生中期作品越剧《秋胡与梅英》、2015年指导研究生毕业作品《范进中举》、指导15进修生结业作品淮剧《孔乙己》;荣获2014年田汉戏剧奖论文奖一等奖、2014年长三角小戏展演金奖。

招收方向: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


         万红,女,讲师1975年生。

         2002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中国戏曲学院),2012年获得讲师专业技术职务,2023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曾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主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谈戏曲导演人才的培养》《戏曲导演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在戏曲发展的困境中培养新生代导演》《戏曲导演教学中的诗词意境》《从话剧到戏曲--小剧场现代京剧<马蹄声碎>》《漫谈南昌采茶戏与“南昌四大记”》;与人合作出版著作《诗词意境小品教程》《戏曲导演基础教学与研究》。导演木偶剧《小王子》、南昌采茶戏《御河桥》等;执导小剧场现代京剧《马蹄声碎》,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导演金奖。

         招收方向: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

 

         吴敏(汶聪),女,上海戏剧学院讲师1977年,2023年获得硕士导师资格。

         主要从事戏曲导演的创作工作、戏剧戏曲学导演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中国戏曲导演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赴美国“常青藤校际联盟”Brown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有比较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经验,致力于戏曲走向世界的文化传播,并在世界很多著名学府开展过戏曲工作坊。近几年导演作品:沪剧《孤岛血泪》、话剧《雷雨》,沪剧《苔花》。其中沪剧《苔花》获得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优秀作品奖。沪剧《孤岛血泪》录入国家数字工程像音像非遗传承剧目。《古乐·心声》陈应时敦煌古曲音乐会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学术研究方面:《上海戏剧》上发表《麦昔尔德的智慧-读比昂逊剧本<新婚的一对>札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绝望”戏剧之旅》。《中国戏剧》发表《对戏曲表演困境的思考——沪语话剧〈雷雨〉导演札记》      

        招生方向: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


   金喜全,男,国家一级演员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兼附属戏曲学校副校长,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市委委员。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会理事。上海市静安区少数民族联合会会长。上海市振兴京剧促进会副会长。

    先后就读于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北京市戏曲学校京剧科和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深造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研习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入室弟子。

   曾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蝉联第四、五届CCTV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小生组榜首),并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称号。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武戏擂台赛”银奖;获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上海优秀青年艺术家表演年度之星;上海文化新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第三届“中国京剧之星”;获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等殊荣。

   先后从师于刘长城、张靖祥、林懋荣、侯荣香、别永德、李连仲、茹绍荃、张春孝、毕高修、萧润德、李金鸿、沈世华、周清明、岳美缇、左庆权、王世民、梁斌、孙元喜、王筠蘅、蔡正仁等老师。

   擅演《群英会》《周仁献嫂》《罗成》《吕布与貂蝉》《八大锤》《雅观楼》《战濮阳》《辕门射戟》《石秀探庄》《平贵别窑》《飞虎山》《临江会》《九江口》《白蛇传》等剧目。参与“中国京剧电影工程”、“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多部剧目影像录制,并担任主演。导演新编京剧《兰陵王》《封狼居胥》、越剧《小宴》、丝弦《大唐魏徵》等剧目。参与创作演出京剧《草芥》《圣母院》《金缕曲》《赤壁》《红梅阁》《百花公主》等多部新创剧目的创排。曾发表《儒风雅韵、秀骨雄姿——从<群英会>谈叶派艺术》《演员的话语权》《丈夫铁肩担道义、巾帼丹心谱忠良——拍摄京剧电影<谢瑶环>心得》《表其情、达其意、品其格——浅谈京剧《飞虎山》》等多篇论文。

       招生方向:戏曲表演、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


   宋捷,教授

          1947年生戏曲导演专业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

   曾荣获北京市青年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中国文化部首届文华大奖和优秀导演奖解放军全军汇演优秀新剧目奖全国青年汇演优秀新剧目奖、导演奖;全国首届京剧节铜奖、中国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第二届京剧节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优秀导演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名师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教师奖

   曾发表论文《在戏曲发展的思考中培养新生代导演》获全国田汉戏剧论文奖。

   出版著作:主编《撩人春色》、编著《诗词意境小品教程》、编著《宋捷师生戏曲剧作选》、编著《戏曲形体美学探索》。

        招生方向: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



殷无为,女,副教授

1988年生,2019年获副教授任职资格。2020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戏曲学院 表演(木偶)专业主任。

主要研究成果:

项目:

主持《海派傀儡戏技艺传承研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主持《探索传统木偶(皮影)艺术的当代表达》校级艺术创新团队孵化计划。

期刊:《海派木偶戏技艺传承研究》,上海艺术评论;《“非遗”视野下傀儡戏的发展障碍和艺术属性回归》,文化遗产;《论傀儡戏剧的艺术真实及其动态实现》,文化艺术研究;《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傀儡戏——读<中国傀儡史>的启示》,戏剧艺术;《“傀儡”再认识—“泛傀儡化”现象引发的思考》,戏剧艺术/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获奖:

《鹤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白蛇传》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作品;《海关》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傀儡”再认识—“泛傀儡化”现象引发的思考》33届田汉戏剧奖理论评论一等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金狮奖第三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最佳表演奖” /波兰托伦第十六届国际木偶戏剧节“组委会主席奖”;《情勾》金狮奖第六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最佳技艺传承”;《雨中曲》/《游泳奇遇》获2015年/2020年上海市小剧(节)目评选展演“演出奖”;《斑羚飞渡》2012年度上海市文艺创作优品/塞尔维亚第十五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节“最佳创意奖” / 第三届欧盟国际木偶艺术节“特别奖”

招生方向:戏曲表演、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

郑爽,女,副教授

   1988年生,艺术硕士,上海市晨光学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研究专长:戏曲表演与教学合一、戏曲表导演创作。曾荣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金奖;上海第二届“申狮杯”市属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八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交流展示活动线下课堂教学一等奖;第五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十佳论文奖;第三届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组一等奖;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专业主教课程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示范团队称号、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线上课程《经典戏曲片段训练》,登录国家智慧教育高等教育平台。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专业竞赛与创业大赛各类型赛事的奖项。

创作演出剧目:

现代京剧《马蹄声碎》、原创超时空京剧《青凤与婴宁》、新编京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京剧《红楼佚梦》、京剧《驯悍记》、中德合作肢体戏剧《四川好人》、《神仙与好女人》、实验戏曲《无关风月》、《蠢货》、戏曲版《暗恋桃花源》、京剧《鸳鸯奇缘》。

招生方向:戏曲表演、戏曲导演

招生类别:M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