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第二期《与身体对话工作坊》在红楼形体教室举行,为期三天,由2015级表演MFA谷京盛师兄为我们带来铃木忠志训练法,受到同学的热烈欢迎,笔者也将从训练者的角度谈一谈此次工作坊的感受与收获。

工作坊为期三天,笔者也参与其中,体验了铃木忠志训练方法的初阶“踏步”,初步感受了铃木忠志“文化即身体”的理念。

锁上房门,隔绝外界可能的干扰,营造一个“世外桃源”的利贺村,用脚去踏地感受大地带给身体的能量,一开始,现实社会还会在身体作祟,训练者和观看者都会忍不住笑场,但随着训练的进行,大家都渐入佳境,训练者慢慢的给周身营造出一股“气”,激发出一股能量,观看者也被训练者身上散发出的“气”所吸引,现场竟快速的营造出了演出者”与“观赏者”平静祥和的良性互动。

热身方法有很多,为何要采取“踏步”这一种,笔者在参加训练之前曾这样疑惑过,虽然铃木在采访中曾对此做出过说明,但具体的感知依旧要从实践中来,做了简单的拉伸后我们就正式进行了训练,现场20人被分为A/B两组,轮流训练。训练主要分为三部分:踏步,一秒倒地,起身走向观众。踏步伴随的音乐是动感比较强的打击乐器的声音,一秒倒地就是一声击掌声,起身走向观众是如置身空无一人的野外竹林的管弦类乐器,看似一动一静之间,实则笔者在“踏步”的大幅度动中感受到的不是激烈运动后的大喘气,而是一种稳定的有节奏的伺机而动的身体状态,似乎随着每一次与地面接触,身体就源源不断的获得了从地面传来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笼罩在你的身边,形成一股“气”,这种“气”似乎是“第四堵墙“,让你既能感受到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关注,又能够内收回到自身角色的塑造中,是一种内外兼收的状态,所以随着一声倒地,再到像春芽般一个一个被音乐唤醒,走向观众,大家都沉浸在”气场“中,一切就都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笑场的情况。

训练第三天,京盛师兄带我们体验了铃木平时带演员玩的游戏,如同武侠片中的以气为剑,杀人于无形,两军保持眼神的交流走过对方,似乎是一种气场的试探,随着一声击掌,双方转身面对对方, 手持“武器”杀死对方后继续走到底,这时双方因为背对不能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否被杀死,只有观众能欣赏气势稍弱的一方匀速的有节奏的倒在地上,全程动作都是匀速的所以似乎有一种电影慢动作的感觉,但在这个慢动作留下的空间中填补的是两方的气场较量,被放大的气场被观众感受着。

每次训练结束,我们都会和师兄围坐一圈聊天,师兄也会给我们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解答一些疑惑,师兄2010年开始跟随铃木忠志导演工作并教授铃木训练方法至今,不知是身上本就有“那种气质”而被铃木选拔还是铃木的训练方法加强了师兄的这种气质,师兄面对“提问”时也是一股淡然处之的感觉,在被问及“踏步”训练方法和其他的基础训练如“瑜伽”“太极”有何不同时,师兄回答说,本同,铃木训练方法的基础训练是踏步,接下来还有台词训练,以及根据具体剧目展开的训练,或许,他们的不同就在于铃木训练方法是在和“瑜伽”“太极”同一种感觉中找到了训练演员的具体方法并将之形成体系,活动结束,最后的交流提问环节也笼罩着一股淡淡的离别愁绪,三天太短,我们还来不及感受更多,但三天的训练里,那股“气”已经如春风细雨般渗透在了我们的身体里,我们将伴着它,它将带着我们,走向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