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紫藤博士论坛】第二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30浏览次数:16

3月27日,正逢“世界戏剧日”,紫藤论坛第二讲如约而至。两位主讲人同以“身体性”为关键词,话题很具吸引力。
何好同学的准备与资料尤其充分,他的主讲题目为《后现代戏剧导演技法的现实思考——以国际导演大师班实训为例》。他从20世纪60年代骤起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发生谈起,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摧毁和弃绝西方文明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的形而上学,反对理性、摧毁二元论、批判中心主义、抛弃绝对真理、倡导非理性,而后现代戏剧则脱胎自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结合2015国际导演大师班(南欧)的课堂实训例证,何好同学分享了四点关于导演技法的现实思考。
第一,关于身体与时空。认为后现代戏剧重新赋予了身体表演主体性地位,身体是主客并存的共同体,身体与时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而剧场首先是身体性的,后现代戏剧的不确定性、多义性、拼贴性所构成的蒙太奇效果,最终体现在身体在时空中的无限运动。
第二点,关于文本与演出。认为后现代戏剧打破了将文本定义为剧本和对话的传统认识,转而重视由感官总体生成的的表演文本和演出文本,目标就是要剥夺语言文本在戏剧中一直扮演的元叙事者身份的合法性。文本地位的下降,使得统领西方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式的再现式戏剧,转变为呈现式戏剧,而后现代戏剧导演必然需要在技法层面,将再现思维转化为呈现思维。
第三点,关于导演与演员。导演不再是家长制、独裁制,以命令的方式对演剧流程进行某种检查和指导,而是引导舞、美、服、化、道、演在“表演文本”的框架下共同创造,自我解构。导演要发挥这些要素的作用,把这些舞台要素组合为整体,展现其多义性,让看不见的东西得以显现。这需要导演懂得身体的运动规律,尽可能多的精通可以改变时间和空间的手段,与演员一道将文本“自传”化。
第四点,关于观众与演出。后现代戏剧认为自己拥有从整个戏剧史里摘选任何一种认为有用的观演关系的自由度。这个区间是自由且无限制的,经常出现在一部作品里出现多种观演关系的情况,演出失去焦点,或者说有多个焦点同时在舞台上发生。观众面对自己选择看什么听什么的自由茫然不知所措,因为这让观众在语言逻辑里进行解读的努力受挫和失效,但同时也可以说观众没有被演出绑架,于是观众就从一个被动的观看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这就是当代剧场观演关系自由组合之后形成的整体场域观念。
 江琳的论文《伊莎多拉•邓肯的舞蹈本质论》则以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美国舞蹈家、并与法国现代雕塑家罗丹、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齐名,共为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现代派艺术家之一的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1878—1927)为关注焦点。
她认为:邓肯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舞蹈实践家,也是一个伟大的舞蹈思想家。她写作的《论舞蹈艺术》已成为西方舞蹈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著作。邓肯集中阐述了关于舞蹈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它们大致涉及舞蹈本质论、舞蹈表演论、舞蹈编导论、舞蹈教育论、舞蹈家论以及舞蹈与戏剧、绘画、音乐之关系的论述等。这些思想观点在西方舞蹈史上和西方舞蹈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舞蹈艺术从“古典艺术”走向“现代艺术”的转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江琳的论文着重述评邓肯作为舞蹈本质论的模仿说和表情说,也涉及了邓肯与其舞蹈本质论有关的其他舞蹈理论。舞蹈本质论是最基本的舞蹈理论,是关于舞蹈的美学理论。任何艺术的本质论都是这一艺术的哲学观,它规范着这一艺术其他理论的基本方向。
(文字:何好、江琳、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