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慢船”靠岸乌镇西栅,幸福起航,再续前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11浏览次数:9

2012年的春天,无场次话剧《慢船去上海》上演于上海戏剧学院黑匣子剧场,等待已久的观众们如约“持票登船”。这个用寒冬腊月作时间背景的戏,以其“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叔嫂情谊温暖了整个“黑匣子”,受到校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其对心理空间的深入触碰、舞台空间的独到探索,引起广泛关注,并荣获上海团市委颁发的“优秀青年原创剧目奖”。
2014年的乌镇水面,一艘运货的乌篷船缓缓而来,船上有叔嫂二人相依为伴。岸边,一位焦急如焚的父亲终于等到了这艘有缘之舟,因为他重病的儿子正在上海等他一路卖血筹钱去救命。十年修得同船渡,偶然获得的缘分,让三个人在这似水似家、似真似梦的地方,通过彼此重新认识本心。这船如同一枚细胞,这水如同血液,而一条红围巾是信物,是血脉,更是血亲的象征。一艘船,承载不了一个时代的沉重,它承载的是一段温情,寄存了一份希望,载着人儿们驶向幸福所在的方向。
10月31日,由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的项目《慢船去上海——乌镇版》亮相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嘉年华演出。演区选在著名的“似水年华”酒吧与咸宁桥之间,表演就在乌篷船、秀水长廊、小码头和石桥上跳跃、延展。逢演出的日子都会有观众手持演出单慕名寻来,或驻足凝神观看,或与演员亲密互动。从小剧场演出变身到环境戏剧,对主创们来说这是一次新鲜的尝试,也是严峻的挑战,真听、真看、真感受显得更为重要,面对开放的演出环境,每天不同的观众,如何聚合能量、聚集观赏者,同时将故事讲清楚、让人看明白,十分考验基本功。演出结束后,团队与观众就“解构与建构”等话题做了交流。
“慢船”决意开向乌镇得到了首版导演熊梦楚老师和编剧耿耿的同意,也得到研究生部的大力支持。制作班底由研究生构成,三位主演为艺教专业学生李冠、麻歆韵,及毕业于导演系的陈佳玮。前两位同学是初次参与创作,而陈佳玮在首版中曾饰演憨厚老实的年轻人,此次“逆袭”为油滑、世故的中年大叔,扎实的功底令他驾驭角色游刃有余,赢得赞誉。“小叔子”李冠与“寡嫂”麻歆韵之间微妙又纯粹的情感,在演员细腻的刻画下始终牵人心弦。
《慢船去上海》 是我校首个依托“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参加乌镇戏剧节的项目,主创们走出“黑匣子”,走出校园,走进戏剧节,走上社会,从制作、排练、演出到完满归来,期间融身于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个团队之中,经受住了检验,受到观众的认可。嘉年华每天有上千场风格迥异的演出,一路走来,所观所听皆是收获,所行所动皆是修炼。团队领队、导演、青年教师熊梦楚一语囊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思考判断不仅是戏里,生活和工作中先有,戏才能做得好。”项目负责人邹坦如是说。
《文学报》、《上海采风》等媒体获知演出消息后,对“慢船”的再版演出很有兴趣,特邀熊梦楚老师作为团队代表进行了专访。

                                                                                                                                    (文、图:邹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