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部、学报编辑部师生一行到南大交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1-05浏览次数:17

20121112日,上海戏剧学院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在校刊编辑部潘健华老师和研究生部王春云老师的带领下,到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交流访学活动。本次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观摩由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演出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其二是与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座谈,主要是校刊《戏剧艺术》征求改版意见和建议及与研究生就相关议题座谈。
《蒋公的面子》在111日晚演出,导演吕效平教授在开演前为观众介绍了关于这部戏创作的缘起和剧情的历史考证,他说,蒋介石曾经在这座礼堂里不止一次地做过报告,在他做过演讲的地方上演这样一出调侃的喜剧,时间距离勾勒出的历史穿越感叫人内心无以言表。《蒋公的面子》讲述了1943年蒋介石任中央大学校长时曾邀请中文系三位教授吃饭,而三人却在给不给蒋公面子前去赴宴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一部严肃的历史题材话剧,但演员们通过饶有韵味的台词和动作把政治、学问、社会、个人轻松地揉杂在一起,让观众在笑声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考量。
翌日上午,在南大仙林校区的会议室里,两校师生展开了关于《蒋公的面子》和校刊改版的研讨,校刊编辑部的李伟老师曾毕业于南大,拥有“双重身份”的他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戏剧艺术》从1978年创刊以来的重大改革历程,他说:“《戏剧艺术》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术研究至上,学术品味第一,但近年来随着学术环境的变化,办刊也面临了很多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这是在今后的改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对《戏剧艺术》始终坚守学术品味表示赞赏,他说,在当下多重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使得我们的戏剧研究在存在方式和观察角度上也发生改变,这是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任何一门艺术,都不可能从本质上进行准确定位,它肯定要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南京大学李兴阳教授在谈到南大戏剧影视艺术系主编的《影视文化》刊物时说,从学科交叉点上研究出的学术成果往往更具价值,更容易被刊物采用。南大老师们的建议对我院校刊的改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谈到《蒋公的面子》,我校丁罗男教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部戏有分量、有思想,依托了综合类大学深厚的人文素养,其中,打麻将一场戏尤其具有戏剧性,虽是言过去,却也对当代知识分子有所启发和警示。上戏的几位博士生在发言中也一致认为《蒋公的面子》非常有思想高度,对一个大三学生能够写出如此具有功底的剧本表示钦佩。
随后南京大学李兴阳教授介绍了戏剧影视艺术系的学科建设背景,向上戏师生分发了学术样刊并邀请上戏师生踊跃投稿。在交流即将结束的时候,董健老师莅临现场,他用带有乡音的语调对上戏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对当下校园艺术的生存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胡新亮教授最后说,两校学生以后应加强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他甚至提出两校学生可以互选课程、互认学分的设想,得到在场师生的一致认可。
中午,上戏和南大的研究生们在南大的食堂共进午餐,两校学生在边吃边聊中交流各自的学习生活,互留联系方式,结下深厚友谊。
下午一时,师生一行结束了这次南大之行,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交流活动,更是一次关于南京、关于南大、关于上戏研究生的美好回忆。
  
                              
 
 
 
(文/方宜义 /高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