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晚,紫藤博士论坛迎来了十分精彩的第七期。本期论坛由08级博士研究生施錡同学主讲,题目为《似与非似——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古代绘画》。
讲座以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印象为切入点:在大多数西方人的眼中,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物体是非形似的。施錡同学以作为“他者”的西方视角来反观中国古代绘画,不仅使我们联想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古语,同时也确立了一个开阔、开放的探究视野,在讲座伊始就激起了听众们的浓厚兴趣。
为了加强听众同学对于“形似与非形似”的感性认识,施錡准备了大量图片资料,通过对比东西方绘画的不同之处,归结出“形似与非形似”的若干层面,即物体形状、空间逻辑关系、物理逻辑关系等五个层面。在分析画作的同时,施錡引述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若干观点,他们对中国古代绘画的总体印象应是“非形似的”,但总观西方人以“他者”眼光作出的相关评述,又显得含混不清、前后矛盾。如英国学者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美国学者伦纳德·史莱因(Leonard Shlain)在各自论著中的都认为中国古代绘画具有“非形似”性;另有一些西方学者所持观点则与前者相悖,如葡萄牙学者鲁德昭(Alvarus de Semedo)曾在1635年写道,中国人物画虽然很弱,可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描绘却相当出色,德国学者雷德侯在《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一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为了找出西方人面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矛盾观点之由来,施錡同时引入对绘画本身特性的分析,以及中国古代的相关画作和画论。经过比较和探讨后,施錡认为,无论从绘画本身的特性、还是事实判断,或是从上述西方人的观点本身来看,中国古代绘画在形似与非形似的问题上确有其内在的复杂性。中国古代绘画自宋代以来,就具有画外的指代性。再加上宋以后文人画家对画中“神韵”的重视,使高明的画家并不以做到画中的物体的精确的形似而满足,而是巧妙地将这种形似的手法融入到了画面的形式中,借此来表达某种理想的境界。画家的所谓“不求形似”也并不是对形似的摈弃,而只是要借此突出神似的重要性,以及对画面背后含义的重视。然而这些高明的画家的绘画观点和绘画实践,对画坛的大多数后继者产生的影响却并非仅仅如此,而是发生了巨大的偏差。就总体的历史发展而言,中国古代绘画似乎努力要在“似”与“非似”之间寻求和保持一种“中庸”的状态,但这种“中庸”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只有少数画坛高手能得以保持,大多数文人画家都偏离了它的轨道,走向了非形似的道路,从而牵扯着中国古代绘画也在倾向非形似的道路上发展下去。
本次讲座的内容十分充实,施錡同学不仅对中国古代绘画掌握得细致透彻,还撷取了大量的西方论著,通过旁征博引与仔细求证来取得更为客观合理的结论。讲座中展示出的开阔视野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在场听众收益颇多。许多同学都在施錡讲座的引导下,对这一论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讲座之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图/文:10博袁玉冰)